脱口秀伟大爷|如何看待李诞这个人?
admin128 次
脱口秀伟大爷|如何看待李诞这个人?
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圆满结束,作为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我想聊聊李诞。
我其实特别讨厌说某个公众人物,尤其是在对方当下比较火的阶段,原因有两个,一是现在很多公众号天天发些明星八卦消息,添油加醋,博取流量,作为普通受众,我每天被微博热搜烦的不行,好不容易点进微信,结果还是这些垃圾消息,躲都躲不了。
二是,我之前有尝试写过某些明星的八卦,然后投稿,我的想法是,这种八卦消息式的文章太好写了,哪个明星不到处都是话题,把时间线往前一拉,随便挑几个容易煽动大众情绪的拼凑一下,再在热搜榜上截几张相应的配图就OK了。
我信誓旦旦的投过去,想着稿费轻松到手,没成想被拒稿了。
我很生气,感觉受到了侮辱,好比生活中你很不爽一些人赚钱时跪着的姿态,嘲笑他们样貌丑陋,可当有一天,你也在生活的逼迫下开始跪着赚钱时,竟然发现他妈的还赚不到一样。
其实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本来不想说的,但我觉得标题这句话很有水平,符合我一贯的深度,所以还是简单说一下,就是,当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往往暴露的是一览无余的自己。
所以这篇文章的文字是描述李诞的,但情感表达的却是我自己。
我高中时知道的李诞,那时他还是王自健口中的蛋蛋,后来one上面又读到了李诞,发现他同时也是一个小说作者,才华横溢的那种。
这两年,随着吐槽大会和一些综艺节目中的表现,李诞彻底走进了大众视野,更多人包括我开始慢慢的了解他。
当然,说了解有点扯,在这个傻逼世界里,谁能了解谁呢?
但看的多了,脑海里也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我所理解的李诞的人物形象。
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
李诞是个理想主义者,不过生活面前,理想主义等同于悲观主义,所以,李诞更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大学期间,他觉得生活糟糕透顶,觉得身边的一切没有意义,他用酒精麻痹自己脱口秀大会,几乎每天都在宿醉中度过,偶尔清醒,就在文字的世界里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发泄自己的不满。
对他来说,文字是唯一能正常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
他文笔很好,文章有深度,是one最早一批签约的作家,要知道,同一批里还有韩松落、张皓宸、午歌、郑执、蔡崇达、姬霄、熊德启、咸贵人、张晓晗、方慧.....
可想而知,他是多有才华的人。
他和蒋方舟私交极好,两个人一同讨论文学和生活,不同的是,蒋方舟的结果是正向积极的,李诞则恰好相反,他始终是负面消极的看待这个世界以及自己。
他的第一本书《笑场》上市时,曾寄给蒋方舟一本,扉页写的是“你继续吧,我不了”,指的就是在文学的道路上,李诞放弃了,那时他应该已经做出了决定,选择脱口秀,选择用笑来掩盖生活的悲伤。
我不知道他是在某一刻还是在某一阶段开始觉得,文学有意义,但意义不大脱口秀伟大爷,生活才是根本,他在节目中说,人是群体动物,谁也无法脱离于社会独立存在。
因此,与其说李诞放弃了文学,倒不如说他选择放过了自己,不在无畏挣扎,不在自我消耗。
前不久因为一条微博而上热搜的作家张晓晗是李诞的好友,甚至后来张晓晗在书中回忆,她和李诞有过一段暧昧期,两人常常在对方家里深夜宿醉,又在清晨离开。
那是一段特别的岁月,二人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愿挑破罢了。
最终,两个人没有走到一起,原因很简单,写字的人大都敏感,他俩太了解彼此了,思想深度高度统一,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其中一方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另一方就全明白了,完全不用过多解释。
这种深度了解的关系,做朋友一流,做情侣的话就很困难。
很多人都听过李诞的那句人间不值得,知道他是一个悲观的人,如果你认可他的悲观,那就要承认他的才华,悲观是有门槛的,只有那些能够看清生活真相并拒绝面目模糊活着的人才有悲观的资格。
他在和许致远的对谈里提到,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有想过出家,他相信佛学,信仰佛学,他在这个世界找不到足以说服和安慰自己的东西,只能去从佛学里寻找答案。
这点很好理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必须要有些信仰,有些坚持,这些会给予你力量,支撑你健康的活下去,没有信仰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只是在这世上走了一遭,却失去了更好的感知这个世界的可能。
很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后来都有信奉一些门教,就是因为他们无法在身边找到精神上的寄托,这很残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些坚守。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作家兼导演胡迁因为电影时长的问题,被出品方和影院要求强制删减,他当然不同意,不想作品被阉割,不想别人打破他的这份坚守,于是选择了自杀,用最极端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坚持。
结果荒诞的是,胡迁去世后不久,这部完整版大象席地而坐获得了台湾金马奖,并入围了柏林电影节。
有时你不得不感叹,这操蛋的世界,配不上真正优秀的人。
在这里推荐一下胡迁的书《大裂》,你会发现,生活面前,有的人选择把心脏掏出体外,任由世界摩挲摧残,以此来拒绝面目模糊的活着,对这些人来说,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回到李诞。
毕业后,李诞在奥美广告做文案工作,后来他的好友王建国建议他去今晚八零后脱口秀试试,于是他就成了王自健的御用段子编剧,一干就是好几年。
期间,王自健的很多段子都是出自他的笔下,也是同为幕后编剧的这几年,他和王建国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前几期脱口秀大会,王建国多次登场表演,有观众觉得,是李诞刻意捧他之类的,这其实很扯,王建国的实力有目共睹,非说要捧的话,我觉得也正常,因为刚进八零后时,李诞就是靠着王建国的帮助才从一个消极悲观的文艺青年,最终成为脱口秀行业大咖的。
可以说,李诞选择脱口秀,离不开建国的旁征博引,就算节目有黑幕,对李诞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李诞还有一个标签,就是他的高颜值女友黑尾酱,我关注过黑尾酱的微博,大概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个善良的姑娘,这种善良是一种纯真的善意,一种被保护很好幼年时代的那种善良,不是经过社会打磨后刻意呈现出来的善良。
我猜这是李诞最看重她的一点。
而且黑尾酱聪慧,独立,敢于活出自我,是典型的新时代独立女性的代表,和papi酱一样,活成了绝大多数女性渴望而无法成为的样子。
在一期综艺里,小s问李诞,黑尾酱为什么会喜欢他,李诞回答,是贪恋自己的美色,所有人听后都哈哈大笑,但我觉得,笑的这些人根本没有理解李诞这句话的本意,黑尾酱选择李诞,真的就是因为李诞的美色。
她欣赏的是李诞内心深处的美,是李诞骨子里的理想主义以及灵魂深处的善良纯真,这些别人无法一眼发现的美都被黑尾酱尽收眼底,这些才是两个人走到一起的真正原因。
大部分人只看到两人样貌的差异脱口秀伟大爷|如何看待李诞这个人?,却忽略了内心的相似,也不怪,毕竟大部分人是肤浅流于表面的,这也是大部分人不幸福的根源。
只是偶尔觉得可惜,那些人没有黑尾酱的颜值也就算了,竟然也没有她的聪慧,先天的比不上,后天的还落后一大截。
现在的李诞脱口秀事业风生水起,作为脱口秀大会的策划人,第二季开始脱口秀伟大爷,李诞请来了于谦和吴昕做常驻嘉宾,这两个人的选择可以看出李诞的别有用心,甚至可以用野心来形容。
先说于谦,作为德云社顶级流量,更作为一个捧哏巨匠,于谦在语言类嘉宾中的地位不用多说,而且还有一点是于谦性格随和,没有功利心,在节目里不会抢其他人的风头,完全是一个超级辅助。
再说吴昕,虽然主持功力欠佳,但脱口秀的舞台根本用不到吴昕的专业功底,而且吴昕有天生的热搜体质,几乎天天在微博热搜上,有这样的常驻嘉宾,脱口秀大会的热度想不高都难。
事实证明,在点评选手的过程中,于谦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和不足,而吴昕则是从自己身为女性的感性层面出发,二者相得益彰。
前面我说李诞的野心很大,有多大呢?
不夸张的说,他想成为脱口秀界的郭德纲。
他的笑果文化公司市值已经破十亿,他正在带领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他让脱口秀这个不那么大众的行业变成了现在年轻人热衷的大火行业,他公司举办的线下开放麦遍布全国,网络大量的底层脱口秀演员,以便为这个行业提供源源不断地新生力量。
郭德纲曾说,相声和戏曲、评书、大鼓等传统艺术一样,是没有未来的。相声行业就是一片死海,而德云社就是那片海域里唯一的船只,哪天德云社完了,相声这行也就完了。
我不知道相声会不会完,但假如,当未来某一天,郭德纲退休,岳云鹏郭麒麟这一辈又被观众厌倦,或者被时代淘汰了,那替代相声的一定是李诞的脱口秀。
你无法否认这些,相比相声的单一表演模式,脱口秀模式更多奇葩说,风格多样,内容也更加贴合当下年轻人的心态,没理由不火。
早前我喜欢李诞,更多的是欣赏他身上的那份痛苦和挣扎,而不是那份身为明星的光环。
现在的李诞更多的是以一个成功人的标签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我还喜欢吗?
答案是喜欢。
我知道,这看起来有些矛盾,像很多喜欢摇滚的人一样,即希望摇滚可以继续,又不希望摇滚被大众接受。
可摇滚人是要吃饭和活着的,我们的喜欢不应该夹杂着自私和占有。
我说过,人是不会变得,只会从一个阶段迈入另一个阶段,李诞自己也说过,没人能规训他,那太难了。
生活从不是是非黑白的选择题,生活是平衡的艺术,既可以遥望远方,又能立足当下,即要解决温饱,又要有所期翼。
拿最近节目中的问题来说,公司一再强调,演员不能使用谐音梗,可无论是建国,还是后来的卡姆、思文都纷纷用谐音创造段子,李诞作为节目策划人,并没有实施制止,而是一笑而过。
再比如张博洋突然选择退赛,李诞不仅轻松化解现场的尴尬,更是表示支持和理解张博洋的选择,这其实是有风险的,节目都是按事先拟好的程序去执行,张博洋突如其来的变故,很可能给节目带来出乎意料的麻烦,但李诞并没有在意,而是云淡风轻的处理了。
私下里,李诞没有一丝领导人的架子,对读者和粉丝都很友善,丝毫不见一些明星身上的戾气和傲慢,他依旧温和,把自己放的很低。
现在的李诞不仅自己很火,更是带领了一个行业的兴起,对那些喜欢李诞并也有理想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兴奋的事情,因为看到了可能。
但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因为我早前说过,对成年人而言,理想是一个很危险的词,极少人能承受理想的重量,十几年前有一个韩寒,十几年后又出现一个李诞,下一个十年又会是谁呢?
不知道。
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金字塔顶端那一个人,却忽略了金字塔底部无数渴望成为李诞的有梦想的人,很可惜,他们最终都成为了理想这块匾额下的炮灰。
最后,以上内容都来自我看过的一些综艺片段后的联想,真实性当然不敢保证,但前面说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往往展露的是自己,再者,无论我说的正确与否,只要李诞本人不反对,其他人没什么好说的。
评论 | 0 条评论
登录之后才可留言,前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