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脱口秀|没有了黄子华,栋笃笑会消失吗?
admin212 次
黄子华脱口秀|没有了黄子华,栋笃笑会消失吗?
7月6日,是黄子华《金盆啷口》的首场演出。
没有错,如他所说,原则上,这是他的“收麦”之作。
没人会否认,黄子华开创了一个“栋笃笑”的时代,而今他也即将亲手为自己书写的时代画上句号。
我们心里都清楚,黄子华不是唯一的栋笃笑艺人,没有了他黄子华脱口秀,栋笃笑也不会在一瞬间“灰飞烟灭”。但没有了黄子华,又有多少人还会看栋笃笑呢?
1990年,黄子华首次将“stand-up ”引进香港——《娱乐圈血肉史》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栋笃笑,一份准备了9个多月,长达一百多页的剧本和一只麦,陪伴着破釜沉舟的黄子华度过了两小时的“首秀”。
(1990年,黄子华《娱乐圈血肉史》)
幸运的是黄子华脱口秀,逻辑严密、笑点密集、节奏松紧有度的表演让伊丽莎白体育馆里的三百多名观众发出了经久不息的笑声和掌声。
在此之前,香港也有同类型的单口喜剧表演,但大多数时候是在某些公开表演的场合里客串十几二十分钟的说笑表演,而像黄子华这样一人独挑大梁,不停说上90分钟的栋笃笑则被港式喜剧奠基人之一的许冠文戏称为“自杀式表演”。
大获成功之后,黄子华又先后开创了“双人栋笃笑”(双打系列)“三人栋笃笑”(须根show系列)的表演形式,让以张达明为代表的一众“栋笃笑”艺人逐渐成长起来。
(1995年,黄子华与张达明合作《栋笃笑双打 玩无可玩》)
(1998年,黄子华与张达明、吴镇宇合作《须根show》)
2003年,黄子华曾想将《冇碳用》作为自己的栋笃笑生涯的完结篇,甚至打算把名字改做《金盆啷口》,但最终还是舍不得舞台,于是作罢。
据统计,1990年至今,黄子华单人栋笃笑共计14部脱口秀演员,和张达明、吴镇宇合作的栋笃笑三部,每部栋笃笑都在两小时左右,且场场爆满。
“栋笃笑”的威力还不止于此。
大约十年多前,凭借强势的电视渠道大热的“海派清口”正是借鉴了“栋笃笑”的表演形式成功“点燃”了大陆的“脱口秀市场”。
可以说,如果没有“栋笃笑”的广为流传,也许今天黄子华脱口秀|没有了黄子华,栋笃笑会消失吗?,我们就看不到李诞、池子这样的“脱口秀”界的中流砥柱。
很少人知道,在粤语片区“称霸”28年的黄子华也曾计划让栋笃笑“北上”,并表示,哪怕是只做了一场从此不能再做了,他也无所谓。
然而在他近60岁时,他将自己的连续17场“告别演出”放在了曾经见证了他“光辉岁月”的红磡体育馆吐槽大会,不设巡回。当然,这与“剧本取材仅限香港”有很大关系。
2003年开始,黄子华的栋笃笑演出,正式走出香港吐槽大会,开启了“世界巡演”模式。从最初《冇炭用》走向的多伦多和温哥华,到《越大镬越快乐》首次来到内地的广州、佛山,再到《洗燥》之后相继增加的南宁站和深圳站。在内地场,黄子华甚至别有用心地加入当地的材料,让表演更“接地气”。
然而这些年来,栋笃笑“北上”却问题重重。众所周知,国语喜剧通过更为强势的电视和网络渠道“南下”,走进了千家万户,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喜爱,而这种“走红”却不能无缝对接地复制到栋笃笑身上。
以粤语为主要表演语言的栋笃笑给了共享粤语语系的人们一种独特的亲切感,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不懂粤语的人们几乎无法感受到栋笃笑的精妙之处,哪怕加上字幕甚至用普通话表演,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也足以把本身具有深意的笑点“刨”得仅剩低俗的“谐音梗”。
(首次出征就用“叉烧梗”挑战李诞的广州脱口秀演员加马)
另一方面,说起黄子华,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栋笃笑,而说起栋笃笑,大家基本上也只会想起黄子华。
然而除了黄子华,能够凭借作品被大多数人熟知的栋笃笑演员却屈指可数。
常看TVB的也许还会知道张达明、林海峰、林盛斌(阿BOB)这些常常在电视剧或香港综艺里露面的熟面孔,但对于大多数只能算“小有名气”的线下的栋笃笑剧场而言,开麦之前要凑满半场的观众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栋笃笑并不是人们认识黄子华的唯一途径,有人通过TVB电视剧认识他,领略到了他作为编剧和演员的才情和认真,有人通过金像奖上一句“钓鱼岛是中国的”见识到了他对于时事的态度,也有人通过他的话剧和电影看到了他的严谨和专业……
黄子华也许不会再出现在栋笃笑的舞台上,但你不会忘记《男亲女爱》中讲出“一千几百,犹如垃圾,富贵于我如浮云,但系浮云于我如命根。”的阿LOK;
不会忘记《绝代商骄》中给淼淼科普“鲶鱼效应”的麦提爽;
不会忘记《奸人坚》中那个会说“有恩不报不算差,有仇不报是人渣。”的,让人又爱又恨的阿坚……
黄子华也许不会再出现在栋笃笑的舞台上,但你不会忘记敢于直言“都怪董建华”的他;
不会忘记说“HKSAR(Hong Kong 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该改作LKSAR( Li Ka-shing 李嘉诚之城)”的他;
不会忘记讽刺站在道德制高点讨论“谢霆锋顶包案”的民众的他……
黄子华也许再不会出现在栋笃笑的舞台上,但许多人也和你一样,不会忘记他。
今年初,黄子华“收麦”的消息一出,许多媒体便忙着和黄子华告别,宣告“黄子华时代”的终结。
但请原谅,对于黄子华,我们真的,讲不出再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路,版权属于作者)
#讲一广#
你对黄子华有什么回忆?
识广
(ID:)
加微信☞☜ 进群
/i84 (二维码自动识别)
评论 | 0 条评论
登录之后才可留言,前往登录